基本信息
主 编:王亚楠
书 号:ISBN 978-7-5012-6602-9
出 版 社:世界知识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年1月
开 本:小16开
印 张:12
字 数:195千字
定 价:45.00元
读者定位
中小学教师、中小学校长、教育干部、教育研究者
内容简介
伴随着“双减”政策的实施,越来越多的教师自觉地投入到教研教改,将打造精品课、创新课,上好每一节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作为教学目标。而磨课作为学习、研究、实践的一种有效方法受到广大教师的青睐。积极参与磨课,成为众多教师提升教学专业水平的重要途径,成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在磨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及时发现问题、研讨问题、解决问题,将教育理论转化为教学成果。
究竟什么是磨课?磨课的本质是什么?如何磨课?磨课要经历哪些环节和程序?……带着这些一线教师关注的问题,我们组织专家和在磨课中成长起来的教师,编写了《磨出好课:提高课堂质量的22个关键》一书,用六个专题介绍了磨课的相关知识及22个关键点。希望本书能透过磨课,为正苦于如何磨课,如何在磨课中提升自己的一线教师提供一定的借鉴,为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为“双减”政策的贯彻落实发挥绵薄之力。
全书目录
“双减”政策的实施,意味着“减负增效”,意味着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打造高质量的课堂教学,上出一节节既精彩又高效的好课。要想上出好课,教师需要精心备课、用心打磨,因为好课都是磨出来的。
一、认识磨课
二、磨课的形式及流程
三、磨课与课堂教学质量
磨学情让教师从根本上树立起“学生观”,真正了解学生,抓住学生的心理,明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清楚学生的思维特点,分析学生的层次梯度,因材施教,因需而教。磨学情还可以找准师生的契合点,设计出结合学生实际的课堂,营造有效的师生互动交流,打造有温度的课堂,促成高质量课堂教学。
一、明确学生的知识现状
二、找到学生的“薄弱点”
三、清楚学生的困惑点
一、分析思维特点
二、了解学习风格
一、找到学生的差异点
二、对学生进行合理分层
一、依据学生情况调整教学风格
二、努力寻找师生的契合点
教材是学生学习、教师教学的主要依据,对教材的解读十分重要,因此,磨课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磨教材,这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磨教材能确定科学的目标,让课堂教学的讲解更透彻,学生的理解更深刻。
一、分析教材的体例架构
二、厘清教材的编写思路
三、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
一、深入挖掘,进行二次开发
二、把握框架,明确教学流程
三、设计教学预案
一、找到核心素养与内容的联系
二、明确目标的具体内容
三、衡量目标是否有效
一、开发兴奋点,促进学生参与
二、解决重难点,启发重构知识
三、精准训练点,提升实践能力
四、巧设反馈点,真实呈现学情
课堂是教师与学生共同生成的知识学习场,由于教学手段、学生情况及数学节奏快慢等因素的影响,课堂效果会有所不同。因此,教师在磨课过程中,要反复打磨课程设计,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促成高质量课堂教学。
一、自研自磨
二、设计草案
一、同题共构及其意义
二、同题共构的操作
三、同题共构的注意事项
一、同题异构及其意义
二、同题异构的形式
三、同题异构的注意事项
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促成教学任务的完成。因此,教师应在磨课的过程中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找到科学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在合作和活动中学习,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
一、针对教学目标
二、依据教学内容
三、鉴于师生实际
四、考虑教学资源
一、结合预习学案
二、引导分析讨论
三、指导归纳总结
一、导入活动的设计
二、过渡环节的组织
三、做好课堂总结
四、考虑辅助手段
一、设置有价值的合作任务
二、选择开放性的合作问题
三、注意讨论探究中的导控
细节决定成败,课堂教学因细节而和谐,因细节而完善。要磨出好课,教师除了应认真磨课前备课、课中授课的诸多环节和内容,还应注意磨教学的细节,如此才能让每一个环节都发挥实效,促成高质量课堂教学。
一、实验激趣
二、诗词激趣
三、故事激趣
四、媒体激趣
五、悬念激趣
一、把握提问的时机
二、斟酌问题的数量
三、提问方法要恰当
一、诱导点拨
二、暗示点拨
三、演示点拨
四、情境点拨
五、比较点拨
六、纠错点拨
一、恰当切入辅助资源
二、科学设计并运用课堂练习
高质量的课堂教学离不开科学的评价,恰如其分的评价可以唤起学生的内驱力,使教学效果达到最大化。因此,教师在磨课的过程中,要注重磨评价,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式,捕捉评价的最优点,让评价的效果最大化。
一、明确评价的种类
二、把握评价的原则
一、认识评价的最优点
二、把握时机,抓住最优点
一、层次准、点拨新
二、气氛好、方式精
后 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