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传统文化与国学课

时间:2023-01-11阅读人数:125

基本信息

   杨国军

    号:ISBN 978-7-5012-6602-9

  社:世界知识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1

    本:16开

    张:12

    数:242

    价:45.00元

读者定位

中小学教师、中小学校长、教育干部、教育研究者

内容简介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孕育着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是刻在国家和民族灵魂深处的印记。传承文化让民族获得精神力量,有助于抵御外来不良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有助于文化创新,促进国家的发展。自“十八大”以来,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成为了新时期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

    如何传承文化?如何让青少年学生意识到文化传承的重要性,树立文化传承意识,主动承担起文化传承的重任,就需要与学校教育相结合。适逢“双减”政策实施后,课后服务活动的开展,借这股东风,我们组织专家和教师,编写了本书,力图通过中华传统文化与国学的学习,唤起青少年学生的文化传承意识,承担起文化传承的重任。全书以概述和模块相结合的方式,以概念引领全书,系统地介绍了如何组织相应的文化活动,通过传统文化和国学的学习,让学生在理论的学习和动手、动脑的实践中,体验并感悟。希望本书能为课后服务发挥文化传承的作用尽一份绵薄之力。

全书目录

概 述 用文化传承思想点亮未来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事关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事关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事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学校课后服务要立足于此引导学生学习吸收传统文化的精髓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时代创新精神用文化传承思想点亮未来

一、文化传承提升国家软实力

二、中华传统文化民族的精神命脉

三、国学奠定一生幸福的根本

模块一 儒家经典学习类课程

中华传统文化也称华夏文化华夏文明是中国五千年优秀文化的统称它包括道家儒家法家墨家等诸家文化是一个和谐包容的思想体系本模块巧用故事借助深入的讨论让学生在吟诵阅读中在节日娱乐中在研学参观中理解体会和感受使之深入人心并以此践行文化传承

课程01 巧用故事: 与圣贤为友

课程02 讨论深化: 探讨文化传承

课程03 吟诵阅读: 体会思想价值

课程04 节日娱乐: 外化文化影响

课程05 研学参观: 感受文化影响

模块二 优秀诗文品诵类课程

优秀的古诗文是中华传统文化百花苑中的一朵奇葩诵读这些古诗文如同在花的世界中徜徉染其色闻其香尝其味可以不断地提高文化修养净化灵魂开阔视野获得身心健康传承文化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让学生在优秀诗文的品诵中成长便是其中之一

课程06 读写竞赛: 唤醒学生动力

课程07 诗文创编: 内化学习成果

课程08 诗文演唱: 促成精神收获

课程09 专栏板报: 提炼诗文精华

课程10 讲座学习: 深研思想内核

模块三 历史典籍阅读类课程

17 世纪英国哲学家培根曾说: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引导学生学习历史典籍可以使之如同与一位饱经世事看遍世间变幻的智者交流令其明智鉴以往知未来

课程11 阅读讨论: 引发阅读感受

课程12 专题讲座: 辅助加深理解

课程13 历史剧场: 重现历史经典

课程14 参观体验: 回溯民族空间

模块四 戏曲活动类课程

作为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优秀文化形态和中国所特有的综合性舞台艺术戏曲活动经常以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表演历史故事展现中华传统文化核心内容——组织并开展形式多样的戏曲活动可以让学生在文化传承中感受到艺术的魅力

课程15 戏曲课堂: 追根溯源话家国

课程16 学唱戏曲: 体验民族文化

课程17 经典欣赏: 感受戏曲的魅力

模块五 书画品鉴活动类课程

中国书画艺术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融合了历代中国文人对于自然社会政治哲学宗教道德艺术等各方面的认识鉴赏书画学书绘画领悟其中蕴藏的深厚的文化内涵同样也是传承文化的重要方式

课程18 参观学习: 了解书画历史

课程19 品鉴讨论: 发现艺术之美

课程20 临摹书画: 理论联系实际

课程21 志愿活动: 用行动传播文化

模块六 民间工艺传承类课程

中国传统民间技艺是中国民间传承下来的工艺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包括剪纸年画刺绣风筝等传承民间工艺也是文化传承的一部分通过学习多种多样的民间工艺学生可以明白传承民间工艺就是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就是传承民族的血脉

课程22 参观调查: 寻找遗失的文化

课程23 手工制作: 巧手演绎民风民俗

课程24 中医讲座: 重拾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