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主 编:刘焕新
书 号:ISBN 978-7-5012-5122-3
出 版 社:世界知识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年1月
开 本:小16开
印 张:11
字 数:148千字
定 价:35.00元
读者定位:中小学教师、中小学校长、教育干部、教育研究者
内容简介
我们教师经常会说:现在的孩子不听话,不好管,你说东,他偏向西;你让他走,他偏跑……没错,现在的孩子真不乖。他们个性鲜明,有自己的主见。他们不愿意人云亦云,喜欢标新立异;他们甚至认为老师out了,还不如自己懂得多……
学生的内心是一个神秘的世界,是一个我们成年人不了解的世界。身为教师,如果我们不能透彻地了解学生的需要、情感、个性,而仅凭自己的主观愿望,对学生进行判断,学生会觉得老师不理解自己。如果教师的做法无意中正好戳到学生的痛处,那么学生自然会拒绝听从老师的话,拒绝与教师沟通。只有走进学生的心里,细心地关注每一个幼小生命内心体验的微妙情感,读懂他们的心理需求,学生才乐意听我们的话。让我们一起打开本书,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了解学生的心理,与其展开一场入情入理的心理战。
全书目录
专题一 让学生听话,从了解学生开始
云了解风的洒脱,风了解云的悲伤;山了解水的缠绵,水了解山的深情;蝴蝶了解花的妖娆,花朵了解蝴蝶的心思……五彩斑斓的大千世界,因为了解而秩序井然。了解,让师生的心不再遥远;了解,让学生开始试着听话。
引子 变淡了的盐水
了解学生才能深入学生内心
学生不听话或许原因出人意料
多种方法找到问题根源
专题二 让学生听话≠培养乖学生
踩着别人的脚印走,永远不可能留下自己的脚印,也永远不会成为与众不同的人。人应该有自己的个性,教育应该培养具有个性且不人云亦云的学生。但是,人可以有个性,但不能太张扬;人可以有共性,但不能太随和。教育的奥秘或许就在于让学生保留该有的个性,蜕去当去的不足吧。
引子 消失的书法家
深入清高冷漠学生的内心
给易怒学生空间才能体察真情
学生顶牛的背后一定有内在的问题
上课不用心与其强求,不如用心沟通
接话的学生其实就是反应较他人快
专题三 尊重才能让学生敞开心扉
人人都渴望得到尊重,同时也需要互相尊重。上级渴望得到下级的尊重,这是对权威的认可;同事渴望得到同事的尊重,这是人际的一种互动;朋友相交需要尊重,这是做人的礼节;学生渴望得到老师的尊重,这是一种心理上的需求。尊重是一种气度,是一种胸怀,更是人际沟通的润滑剂。
引子 尊重是一种行动
尊重学生,师生才能平等相处
平等与学生对话
把解释的机会还给学生
让学生选择而不是强制学生执行
愿意倾听学生的心声而不是粗暴打断
放下面子,才能获得里子
专题四 教师这样说,学生愿意听
语言可以如阳光,融化人与人之间的冰雪;可以如春雨,滋润人们的生活;可以如黄莺的啼声,唤醒孤寂冷漠的心。教师沟通的语言艺术,可以打破沟通的障碍,在师生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让学生爱听、愿意听。
引子 威廉的沟通技巧
话出口前先三思
心平气和是关键
与其讲道理,不如说故事
语言幽默,学生愿意听
用好表扬鼓励这一法宝
专题五 让学生听话的攻心战术
一个人如果心理无比强大,则不惧任何打击磨炼;一个人如果心理脆弱如蚁,随便的挫折击打就可以让其丧失希望。故《孙子兵法》曰:“攻城为下,攻心为上。”这是一条至高无上的原则,也是一切兵法的核心思想,更是师生沟通中让学生听话的最重要的方法——心理战。
引子 黑羚羊的智慧
战术1:教师合理期望,学生心想事成
战术2:巧用温暖法则,用爱呼唤真情
战术3:情绪宣泄,把特别的关注给特别的你
战术4:巧借直觉思维,不妨适时冷处理
战术5:为学生戴上光环,助其扬起信心的风帆
战术6:合理奖励,让奖励成为沟通的助力
参考文献
后 记
主编简介
刘焕新,女,山东省潍坊广文中学,中学高级教师,1992年参加工作,教育学学士学位,先后被评为潍坊市教育工作者、先进工作者等称号。参与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五”课题《自我评价的实验与研究》、“十一五”课题《学生问题行为的归因分析》《班级管理的民主化和自主化研究》等课题研究。多次获得省市教科研成果奖,《影响政治课教学的因素》全国中学政治、历史、地理征文大赛一等奖;《如何使语文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更有效》获潍坊市中小学金点子成功案例一等奖,《创新课型设计,让语文主题学习飞翔起来》获潍坊市中小学金点子成功案例二等奖。参与编写出版《学习高手》《新编高中总复习教与学丛书》等多部教学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