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如何进行深度反思

时间:2022-07-12阅读人数:119

基本信息

   王向红

    号:ISBN 978-7-5012-6538-1

  社:世界知识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7

    本:16开

    张:12

    数:175

    价:45.00元

读者定位

中小学教师、中小学校长、教育干部、教育研究者

内容简介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进一步深化改革,新时代不断给广大教师提出了新的使命、新的挑战与新的要求。如何应对教育教学改革给广大教师提出的新使命、新挑战与新要求呢?教师深度反思是一种积极有益的探索与尝试。

教师如何做好深度反思?本书主要从教师深度反思的解读、教师深度反思的主要方式、教师教学环节的深度反思、教师其他教育活动的深度反思、教师深度反思能力的提升等五大专题来应对与回应这个新时代命题。本书为读者开展深度反思提供理论、理念与方法的引领和启迪,为实际操作提供相关的引导与启示;知识性、可操作性与可读性兼备,深度反思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相得益彰;附录相关的“拓展阅读”,便于读者理论与实操相结合,引领自身的教育教学行为,掌握深度反思的方法,提高深度反思的能力。

本书适合广大中小学教师、教育管理人员、教育专业的本专科学生、关心教育的各界人士对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深度反思,以此引领他们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发展水平。

全书目录

专题一  教师深度反思的解读

    深度反思中的教师,就像个充满好奇心的孩子,不断地结合自身的经历与思想积淀反问自己“为什么”,不断地探索、回答“为什么”。如果暂时回答不了,就自己查阅书籍、上网查资料学习更多的知识,然后再来回答“为什么”,形成一个螺旋式上升的持续发展的过程。

主题1 教师深度反思的内涵界定

一、深度反思的定义

二、深度反思的关键之处

三、深度反思的特点

四、深度反思的价值与意义

主题2 深度反思的理论基础

一、行动反思理论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主题3 深度反思的影响因素

一、教师自身的素质

二、教师的人际关系

三、教师自由支配的时间

四、学校的支持与制度保障

专题二  教师深度反思的主要方式

    教育教学反思日志是教师进行深度反思的有效方式和手段;交流讨论,主要是指教师与其他教师一起交流讨论教育教学情况,倾听其他教师从各个角度的评说、建议、看法;行动研究,是指教师在自己所处的工作环境中,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进行批判性、自省性、反思性思考。

主题1 反思日志(记一记)

一、教育教学反思日志的内容

二、教育教学反思日志的形式

三、撰写教育教学反思日志的注意事项

主题2 交流讨论(论一论)

一、交流讨论的内涵分析

二、集体评课

三、教师沙龙

主题3 行动研究(行动行动)

一、行动研究的内涵分析

二、行动研究的基本模式

三、行动研究的基本环节

专题三  教师教学环节的深度反思

    基于备课、课堂教学、课后作业布置与批改、课后辅导、课程考试等基本教学环节,引导教师在实施这些基本环节的前、中、后进行深度反思,使教师的业务能力在不断反思、梳理、完善中螺旋式上升,累积提高,从而实现深度反思的目的与意义。

主题1 备课的深度反思

一、深度反思学生情况

二、深度反思教学目标

三、深度反思教学内容

四、深度反思教与学的方法

五、深度反思预设的教学过程

六、深度反思教学课件

主题2 课堂教学的深度反思

一、深度反思课堂教学的呈现

二、深度反思课堂教学过程

三、深度反思课堂教学的创新

主题3 课后作业布置与批改的深度反思

一、深度反思课后作业布置

二、深度反思课后作业批改

主题4 课后辅导的深度反思

一、深度反思导致学困生学困的原因

二、深度反思课后辅导的内容

三、深度反思课后辅导的细节

主题5 课程考试的深度反思

一、深度反思课程考试是否坚持正确导向

二、深度反思课程考试的命题是否达到基本质量要求

三、深度反思课程考试的目的是否达到

专题四  教师其他教育活动的深度反思

    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除承担教学工作需要尽职尽责外,还需要承担其他教育工作,如班主任工作、课外活动的组织与开展、团队活动策划与实施、研学活动的深度参与、家校合作实现家校共育等。在这些领域的深度反思,是教师从合格走向优秀的关键。

主题1 班主任工作的深度反思

一、深度反思班集体的组织管理是否有效实施

二、深度反思班级一日常规工作是否有序开展

三、深度反思是否及时协调相关人员

四、深度反思班主任工作是否具有管理艺术

主题2 课外活动的深度反思

一、深度反思课外活动的特性是否得到体现

二、深度反思课外活动的内容是否多种多样

三、深度反思课外活动是否面向全体学生

四、深度反思课外活动的目的是否有效达成

主题3 团队活动的深度反思

一、少先队活动的深度反思

二、共青团活动的深度反思

主题4 研学活动的深度反思

一、深度反思研学活动的本质

二、深度反思研学活动的前期准备

三、深度反思研学活动的实施过程

四、深度反思研学活动的总结

主题5 家校合作的深度反思

一、深度反思引导家长成为好家长

二、深度反思与家长的相互交流

三、深度反思家长志愿服务

四、深度反思帮助家长指导孩子在家学习

专题五  教师深度反思能力的提升对策

    读书与写作,可以把书本知识内化于心,让提升深度反思能力落地;教师的同伴互助,有助于调动教师专业成长的主体生长性,提升教师深度反思能力;外部专业引领,是促进教师专业水平向纵深、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手段,是提高教师深度反思能力的有效方式。

主题1 教师自我的提升

一、根据自身发展需要自主学习相关书籍

二、认真撰写读后感

主题2 教师同伴的互助

一、教师同伴互助的基本形式

二、教师同伴互助的具体实施过程

主题3 外部专业的引领

一、教师在职培训式专业引领

二、校内生成式专业引领

三、校外帮扶式专业引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