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实施教育惩戒33个操作要点

时间:2022-07-14阅读人数:126


基本信息

主    编杨春英

    号:ISBN 978-7-5012-6538-1

  社:世界知识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7

    本:16开

    张:12

    数:175

    价:45.00元

读者定位

中小学教师、中小学校长、教育干部、教育研究者

内容简介

    2021年3月1日,《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以下简称《规则》得以颁布。《规则》明确了教育惩戒的概念,指明教师和学校可以针对学生的哪些行为实施教育惩戒措施,对教师实施教育惩戒画定了“红线”。从此,广大教师期盼的教育惩戒终于可以合法且有章可循地实施了。一线教师要用好教育部“撑腰”的教育惩戒权,不但要深入理解相关规则,在理性认识的基础上科学而慎重地运用,还要在关爱学生的基础上适当惩之有法。

    伴随着《规则》落地,一线教师对教育惩戒的操作存在着诸多疑问,我们组织相关专家编写了《中小学实施教育惩戒的33个操作要点》,结合具体案例,从实施教育惩戒的前提一般教育惩戒的操作要点较重教育惩戒的操作要点严重教育惩戒的操作要点家庭学校社会助力教育惩戒五个方面解读了教育惩戒操作过程上的一些问题。真诚地希望本书能为一线教师合理、合法而科学地运用教育惩戒,使之在学生教育中,发挥引起学生思与行的警觉,促其进行自我教育,在立德树人的教育工作中发挥作用。

全书目录

专题一  实施教育惩戒的前提

    完整的教育离不开适当的惩戒。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犯了过错的人应当受到惩罚。但是他们之所以应受惩罚,并非因为他们犯了错,而为的是要使其日后不去再犯。”如果说爱是对学生心灵的呵护的话,那么适当的惩戒就是告诉他们:做人,要守规矩!教师要实施教育惩戒,必须把握惩戒的原则、方法,因人因事实施科学的惩戒。

要点01 实施教育惩戒必须遵循怎样的原则

一、教育性

二、合法性

三、适当性

要点02 教育惩戒针对的是学生的哪些行为

一、不服从管理的行为

二、扰乱秩序的行为

三、失范及危险行为

四、侵犯他人权利的行为

要点03 如何判断学生违纪行为的轻重

一、明确违纪行为的类型

二、清楚违纪行为的轻重

要点04 实施教育惩戒要遵循怎样的程序

一、事前调查

二、科学裁量

三、实施惩戒

要点05 教师如何确保惩戒行为的科学性

一、惩戒行为的判断

二、惩戒心理的判断

三、惩戒危害的判断

专题二  一般教育惩戒的操作要点

    一般教育惩戒,是针对违规违纪情节轻微的学生实行的、可由教师实施的教育惩戒。不但有特定的内容和适用范围,而且要注意遵循科学的操作程序,采用科学的方法。

要点06 一般教育惩戒适用于哪些学生

一、惩戒的内容

二、适用学生的类型

要点07 点名批评的使用原则及注意事项

一、点名批评的使用原则

二、点名批评的注意事项

要点08 责令赔礼道歉的使用方法

一、赔礼道歉的前提

二、赔礼道歉的实施

三、赔礼道歉的注意事项

要点09 口头或书面检讨要有依据

一、检讨的本质及类型

二、检讨的运用

要点10 如何实施“增加额外的教学任务”惩戒

一、“额外的教学任务”的理解

二、“增加额外的教学任务”的运用

要点11 如何实施“适当增加班级公益服务任务”惩戒

一、认识“适当增加班级公益服务任务”惩戒

二、“适当增加班级公益服务任务”的实施

要点12 “教室内站立”惩戒的相关禁忌

一、惩戒的作用

二、惩戒的实施

要点13 实施“课后教导”要把握的原则

一、依错分类

二、对症下药

专题三  较重教育惩戒的操作要点

    较重教育惩戒,是针对那些违反校规校纪情节较重或者经当场教育惩戒拒不改正的学生,在提前告知家长后,实施的较重的教育惩戒方式。这种教育惩戒,要收到相应的效果,就需要在实施惩戒前弄清楚相关原则。

要点14 较重教育惩戒适用于哪些学生

一、不良行为习惯

二、不良品行

三、不良人际交往

要点15  将学生移交学校德育负责人的注意事项

一、移交的前提

二、移交时的注意事项

要点16 如何利用“承担校内公益服务任务”实施惩戒

一、惩戒性质

二、惩戒内容

三、注意事项

要点17 “暂停或限制学生的校外活动以及其他外出集体活动”的实施要点

一、惩戒原理

二、惩戒实施

要点18如何运用“校规校纪规定的其他适当措施”

一、校规校纪的作用

二、校规校纪规定的其他适当措施

专题四  严重教育惩戒的操作要点

    对于那些严重违纪的学生,教师在教育和管理学生的过程中注重双管齐下,一方面要做好其思想教育工作,对其给予科学的引导;另一方面要依据其违纪行为给予相应的教育惩戒。此时实施的惩戒就是严重教育惩戒。需要注意的是,对学生实施严重教育惩戒时,要遵循谨慎的原则。

要点19 严重教育惩戒针对的是哪些违纪行为

一、判断前提

二、确定行为

要点20 实施“不超过一周的停课或者停学”惩戒的前提是什么

一、惩戒理解

二、实施前提

要点21 法治副校长实施教育惩戒对象的确定

一、惩戒作用

二、惩戒对象

要点22 什么情况下要对违纪学生进行心理辅导

一、需要进行心理辅导的原因

二、心理辅导的作用

三、心理辅导的时机

要点23 警告和严重警告的实施重点分别是什么

一、警告的实施重点

二、严重警告的实施重点

三、注意事项

要点24 记过和留校察看的实施要点分别是什么

一、记过的实施要点

二、留校察看的实施要点

三、注意事项

要点25 什么情况下可以开除学生的学籍

一、惩戒特点

二、惩戒对象

三、惩戒实施

要点26 学生转入专门学校进行教育矫治的程序

一、专门学校和专门教育

二、专门教育的程序

三、转入前提

专题五  家庭、学校、社会助力教育惩戒

    教育惩戒的根本目的是教育,而惩戒的实施不可避免地打破了一些人传统的观念和看法,也为学校和教师积极管教和实施教育惩戒造成了一些阻力。因此教师在实施教育惩戒时离不开家校合作,同时也离不开社会的“助力”。

要点27 如何处理教育惩戒过程中的家校冲突

一、明确原因

二、合理合法解决冲突

要点28 实施严重教育惩戒前怎样与家长沟通

一、事前沟通

二、事后沟通

三、注意事项

要点29 学生停课或停学期间家长的职责

一、教育职责

二、管束职责

要点30 怎样让家长支持对违纪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或行为干预

一、给予情绪支持

二、给予行动支持

要点31 实施教育惩戒时如何获得学校的支持与援助

一、让校规校纪成为惩戒的依据

二、让学校保护实施教育惩戒的权力

要点32 如何指导学生和家长参与班规校规的制定

一、指导学生、家长参与班级规章制度的制定

二、指导家长参与校规校纪的制定

要点33 如何利用社会资源助力教育惩戒的实施

一、我国司法体制中的相关机构

二、社会团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