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编 著 者:袁秀利 许 军 郭孝存
书 号:ISBN 978-7-5309-8166-5
出 版 社:天津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年11月
开 本:小16开
印 张:11.5
字 数:213千字
定 价:39.00元
读者定位
中小学教师、中小学校长、教育干部、教育研究者
内容简介
为了有效促进、变革传统教学方式,运用新技术,促进教师自主专业发展,国家先后发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提倡广大教师学习信息技术。信息技术与学科深度融合是我国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新途径,它是与学科教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和继承性,同时又是具有相对独立性特点的新型教学结构类型。如今,信息技术与学科深度融合已经成为一个优秀教师必备的能力。本书系统地总结了我国当代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的理论与实践的最新成果,可以说是这一命题的专业论著,可作为关注信息化教学的中小学教师有价值的参考读物,也可作为师范类本专科生的相关教材。
全书目录
第一章 教育信息化推进与实施策略
第一节 信息技术引发的教育教学变革
一、信息技术发展趋势对教育教学产生的影响
二、新技术在当前教育领域的主要应用
三、教育领域中新技术应用趋势
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
第二节 教育信息化实施策略
一、我国教育信息化的政策
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解读
三、《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解读
第二章 教育信息化平台管理与使用
第一节 清华学堂在线的学堂云平台
一、清华学堂在线教学平台的定制与购置
二、教学平台的管理
三、教师创建课程的步骤
第二节 EduSoho开源在线教育平台
一、EduSoho应用案例——Woteach中小学创客教育平台
二、体验创建网络教学系统平台
三、创建课程基本步骤
四、网络教学系统的获取
第三章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路径与策略
第一节 提升教师理念水平
一、建构主义理论
二、教师知识素养
三、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法知识(TPCAK)
第二节 提升教师信息技术水平
一、学科资源检索与获取
二、素材的文件格式
三、文字处理的常用方法
四、处理与制作图片素材
五、处理与制作音频素材
六、处理与制作视频素材
七、处理与制作动画素材
第三节 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教学模式
一、关键术语
二、PBL教学模式
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第四章 教育信息化资源开发与应用
第一节 多媒体课件概述
一、多媒体课件的特点
二、课件的分类
第二节 多媒体课件制作的要求与流程
一、编写教学设计方案
二、收集素材(包含处理素材)
三、确定课件的结构
四、制作课件
第三节 演示文稿的设计与制作
一、利用Microsoft PowerPoint创建演示文稿
二、利用Focusky创建演示文稿
第四节 微课程的设计与制作
一、微课程的设计与制作的基本步骤
二、微课程制作的常用方法
三、屏幕录制工具的使用
四、微课程制作中的后期编辑和格式转换
第五节 电子书的设计与制作
一、使用Word 2003制作电子书
二、使用Word 2010制作电子书
第五章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评价
第一节 教学评价概述
一、教学评价的含义
二、教学评价的功能及分类
三、教学评价的价值取向
四、教学评价的方法
五、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下教学评价的趋势
第二节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教学评价指标体系
一、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二、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维度
第三节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下的评价工具简介
一、表现性评价
二、学生成长记录袋(档案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