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主 编:杜振发 王 伟
书 号:ISBN 978-7-5143-9188-6
出 版 社:现代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年8月
开 本:小16开
印 张:11
字 数:310千字
定 价:45.00元
读者定位
中小学教师、中小学校长、教育干部、教育研究者
内容简介
青年教师是学校发展的生力军,是学校教学的后续力量。青年教师刚刚工作,要多进行自我的心理调整,面对现实,不存幻想,要有决心与勇气去克服来自社会、家庭、工作中的困难与阻力,安心工作,认真学习,精心备课,虚心向同事请教,认真教学,主动去听老教师的课,认认真真地学习其他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方法技巧,吸取老教师的教学经验,提高自己教学水平和能力,不断地战胜自我,从而迅速成长,争取能够尽快立足讲台,向高层次发展,制订目标,落实具体措施,促进自己顺利地尽快成为教学骨干。
学校应关怀、信任青年教师,对青年教师寄予殷切期望,支持并鼓励中老教师们主动、无私地把他们的宝贵经验和知识传授给青年教师,使青年教师能尽快从新手走向卓越。
全书目录
专题一 教育理念的转变
教育理念是教育者在通过理性思考和亲身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关于教育事务本身及其价值和价值实现途径的根本性判断与看法;是在教育教学实践及教育思维活动中,教育主体者所形成的对教育的理性认识和主观要求。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既要着眼教育改革的时代发展定位,又要把握素质教育的大方向,寻求教育理念的转变。
主题1 牢记立德树人的教育观
一、立德树人的基本内涵
二、立德树人理念的要求
三、立德树人的时代价值
四、转变教育观念,牢记立德树人
主题2 贯彻“以生为本”的学生观
一、“以生为本”教育理念内涵解读
二、“以生为本”教育理念的实践意义
三、如何实践“以生为本”教育理念
主题3 寻找教育支点的课堂观
一、新课标下的课堂观的内涵
二、新课标课堂观的评价标准
三、课堂教学的12条建议
主题4 引领智创未来的创新观
一、创新教育观内涵解读
二、创新教育观的核心内容
三、创新教育观的核心理念
四、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
专题二 学科专业的蝶变
“真正的名师是在学校里、课堂里摔打出来的。”唯有教师的专业成长,才有课堂的精彩;有了学生的成功,才有教师的成功。教师成长的每一步都离不开课堂,课堂是教师成长的沃土。变革课堂教学的同时,学生也在成长,我们自身更会在教学舞台走出一条教师专业成长的“蝶变”之路。
主题1 明确核心知识体系,居高临下研究每一节课
一、学科核心知识体系构建要求及评价标准
二、如何构建学科核心知识体系
三、构建学科核心知识体系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
主题2 提升学科技能魅力,提高学习效益装备
一、什么是学科技能
二、教师应具备哪些学科技能
三、教师如何提高自身的学科技能
主题3 洞察学科思想精髓,把握学科核心和灵魂
一、学科思想内涵解读
二、学科思想的构成与基本特征
三、基于学科思想整合学科教学的意义、策略
主题4 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形成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
一、核心素养含义解读
二、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三、培养学科核心素养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
四、如何把核心素养作为引领教育行为的新标尺
专题三 管理能力的渐变
教师的组织和管理能力形成了其专业能力,这一能力的正确实施,关系到一个班级的整体形象和教学效果。由制定班规到团队建设的统驭能力、由解决问题到未雨绸缪的预判能力、由教师管到学生管的班级自主管理能力、由单打独斗到与科任教师共育的协调能力等,都体现了一个教师的组织和管理能力的渐变过程。
主题1 由制订班规到团队建设的统驭能力
一、团队建设的理念、重要性以及意义
二、如何做好班级团队建设
三、团队建设要注意的问题
主题2 由解决问题到未雨绸缪的预判能力
一、提升班级管理预判能力的必要性
二、提升班级管理的预判能力及方法
三、提升班级管理预判能力要注意的问题
主题3 由教师管到学生管的班级自主管理能力
一、班级自主管理的内涵与意义
二、班级自主管理的原则
三、班级自主管理的措施及应该注意的问题
主题4 由单打独斗到与任课教师共育的协调能力
一、与任课教师协调什么
二、如何与不同类型的任课教师协调关系
三、如何提升与任课教师共育的协调能力
专题四 教学研究的质变
教学研究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主动探索教学实践过程中的规律、原则、方法及有关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的科学研究活动。通过青蓝结对、同课异构、校本研修、教学反思等教学研究,可以促进先进教学经验的提炼和传播,引领教师由经验型向学者型、专家型转变,实现教学研究的质变。
主题1 青蓝结对,成长的阶梯
一、青蓝结对的内涵及特征
二、有效开展青蓝结对的措施
三、青蓝结对的意义与师徒职责
主题2 同课异构,成长的镜子
一、同课异构的内涵与意义
二、同课异构应注意的问题
主题3 校本研修,成长的营养液
一、校本研修的内涵及意义
二、校本研修的形式
三、开展校本研修时应注意的问题
主题4 教学反思,成长的良药
一、教学反思的内涵、类型与方法
二、教学反思的过程
三、教学反思的内容
四、如何写教学反思类文章
专题五 教学能力的釉变
教学能力指教师从事具体教学活动的专门能力,如准确分析和把脉多彩的学情、科学制订和撰写多维的教学目标、有效创设和表达多姿的问题情境、合理设置和整合多能的教学内容、有效设计和实施多变的教学过程,等等。教师的教学能力越强,教学效果越好。
主题1 准确分析和把脉多彩的学情
一、学情分析的含义、实施原则
二、学情分析的必要性
三、学情分析的内容
主题2 科学制订和撰写多维的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的含义
二、教学目标的特点
三、教学目标的制订依据、原则
四、如何科学制订教学目标
主题3 有效创设和表达多姿的问题情境
一、什么是问题情境
二、创设问题情境的作用
三、创设问题情境的策略
四、创设问题情境的类型
五、问题情境应具备的特点
主题4 合理设置和整合多能的教学内容
一、什么是教学内容的整合
二、教材整合需要整合什么
三、教材整合的方法与途径
主题5 有效设计和实施多变的教学过程
一、教学过程的阶段和步骤
二、教学过程的四大基本规律
三、教学过程的五个环节
四、教学过程设计的策略及应注意的问题
专题六 教育事件的应变
教育事件的应变能力,是一种教育机智。教育机智,就是掌握多样的教育方式,理解其中每一种方式的特点,并善于灵活地运用它们。教师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准确的判断力、适当的教学措施,能够及时地做出调整。教师要掌握应变能力,提高教学水平,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积累多种“案例”和“处方”,遇到意外事件心中就有底,就可“处变不惊”。
主题1 “冷方热法”处理课堂突发事件
一、一次课堂突发事件
二、课堂突发事件的类型
三、课堂突发事件处理技巧
主题2 合情合理处理师生矛盾
一、师生矛盾原因分析
二、合情合理化解师生矛盾
三、如何有效避免师生矛盾的发生
主题3 公平公正处理学生之间的矛盾
一、学生之间矛盾产生的原因
二、处理学生之间矛盾的原则
三、教师如何处理学生之间的矛盾
主题4 多角度地看待和转化“问题学生”
一、“问题学生”的形成因素
二、“问题学生”常见类型
三、解决“问题学生”的途径和方法
后 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