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导向的综合素质评价

时间:2021-08-14阅读人数:115

基本信息

   编:信桂华

   号:ISBN 978-7-5143-9188-6

社:现代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年8月

   本:小16开

   张:11

   数:310千字

   价:45.00元

读者定位

中小学教师、中小学校长、教育干部、教育研究者

内容简介

    综合素质评价指的是在每个学期的期末,各地的学校组织的一次对全体在校学生全面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评价的测评任务。中小学实施综合素质评价顺应了教育改革的要求,迈出了促进考试制度改革和人才选拔方式改革的重要一步。随着《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正式发布,核心素养导向的综合素质评价这个问题被提出来。那么,核心素养导向的综合素质评价应该怎么评价,评价哪些内容,由谁来评,从哪些角度进行评价,怎样才能促进综合素质评价与考试相结合?为解决这些问题,我们编写了这本《核心素养导向的综合素质评价》,里面有大量案例供广大一线教师参考,希望教师们通过阅读本书都能坚持核心素养导向,做好综合素质评价。

全书目录

专题一  为什么要进行综合素质评价

    综合素质是本土教育观念,核心素养属于舶来品,这原本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概念,存在着怎样的关系?在教育过程中,又如何在学生的评价上相统一呢?只有明确了二者之间的关系,方能在核心素养的培养过程中,运用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科学地评价学生,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主题1  素质及综合素质

主题2  综合素质与核心素养

主题3  核心素养导向的综合素质评价

专题二  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

    在对传统考试批判性继承的基础上,综合素质评价随着现代考试观的基本形成而出现,它立足于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全面检测,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着重测试,对学生的知识智能结构的合理性进行标准评价,以期达到选拔人才,督导教学的教育目的。

主题1  综合素质评价内容构建的前提

主题2  综合素质评价内容构建的指标

主题3  综合素质评价内容构建的标准

专题三  综合素质评价的实施

    人的素质与智能是多元的,各有所长,实行综合素质评价,必须用多元的眼光去看待和实施。因此,作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者,教师要了解综合素质评价的流程、原则和相关的方法,以便于创造有利的环境、健全的体制去培养和激发学生之所长,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而达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的目的。

主题1  综合素质评价的实施流程

主题2  综合素质评价的实施原则

主题3  综合素质评价的实施方法

专题四  学生怎样参与综合素质评价

    对人的综合素质的培养与塑造一直是教育所追求的理想目标与实践落脚点。作为评价主体,学生必须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评价中,在活动过程中自主观察分析,进行自我评价,并在与同伴的相互交流中,获得体验,进行反思,从而获得改进,提升个人综合素质。

主题1  科学选择适合自己的课业与活动

主题2  真实记录个人成长的过程

主题3  建立个人成长的档案资料

主题4  写出个人成长陈述报告

专题五  教师怎样开展综合素质评价

    综合素质评价虽然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但学生在自我评价的过程中,发现自己和培育自己的良好个性,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和帮助。因此,在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的过程中,教师要成为学生成长的导师,成为学生成长的促进者,成为学生自我评价的辅助者。

主题1  读懂学生,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

主题2  科学规划,组织班级的各项活动

主题3  给予支持,促进学生自我评价

主题4  全面描述,撰写学生综合评语

专题六  典型案例与解析

    以人为出发点的综合素质评价,以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为目标,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学习并研究关于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典型案例,可以进一步理解综合素质评价的特点和作用,从而更好地推进学生综合素养评价的实行,促进学生个体和谐发展,这对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案例1  小学生个人成长陈述报告两则

案例2  初中生个人成长陈述报告两则

案例3  高中生个人成长陈述报告两则

案例4  小学生A综合素质培养记录

案例5  高中生小峰综合素质培养记录

案例6  心理游戏:3张纸条评评评——利用班级晨会开展综合素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