衔来绿枝润春色,甘心一片为桃李。为提升中小学校长的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对标合肥,开阔视野,更新观念,提高教学管理水平,3月22 日——3月29日,安徽省“国培计划(2023)”——初中优秀校长深度研修班二期跟岗培训项目在合肥市第四十二中学举行。来自合肥市、滁州市、安庆市、蚌埠市等地50 位初中校长参加培训。此次培训由安徽省教育厅主办,安徽双语云悦教育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承办。
合肥市第四十二中学始建于 1906 年,经历了满清、民国和新中国,跨越了三个时代。学校始名为“启明初等学堂”,1928 年改称“合肥县立第八完全小学”,1932 年为纪念庚戌广州新军起义将军合肥籍烈士倪映典,改为“合肥县映典小学”。解放以后,学校的名称相继改为“合肥市第四小学”“合肥三牌楼小学”“合肥长江路第一小学”。1975 年改为“合肥市第四十二中学”。学校先后获评首批省级示范初中、安徽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国家体育后备人才试点学校、全国十所示范初中布局调整学校、合肥市绿色学校、数字化校园、文明校园和美丽校园等。2019 年,合肥市四十二中教育集团正式成立,由长江中路校区中铁校区、湖畔分校、长丰北城分校、肥西华南城分校组成。其中长江中路校区现有 43个班级、150 多位老师、两千余名学生。学校秉承“启智、明德、传承、创新”校训,办学特色鲜明,队伍结构合理,全面落实立德树人,强化教育科研引领,教育质量一直处于合肥市领先水平。目前正凭借优秀的办学条件,雄厚的师资力量,良好的社会声誉,全力打造国际化精品学校。
在为期 7 天的培训中,授课的校长、专家分别围绕《赋能校长领导力,探索教学质量提升新路径》《教育管理者要厚植人文情怀,提升核心素养》《学校精细化管理研究与实践》《智能时代推动教师数字化素养提升》等方面作了集中培训。安徽开放大学研究员、安徽教育学会教育督导分会秘书长、合肥师范学院硕士研究生校外导师查海波老师通过专业的知识、具体的案例,在教师绝不能碰触的“七条底线”中,强调坚守师德师风是每一位教师应该时刻保持的职业操守,也是对学生、家长和社会的庄严承诺。教师应该恪守职业道德,保持教育公正、客观、中立的态度,坚定不移地传播真理和正能量。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以正直、诚信的师德光辉照亮学生成长的道路。合肥市第四十八中学滨湖教育集团理事长、校长、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张伟深入浅出地阐述了校长在新时代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学校精细化管理的具体方法,赢得了听课校长的热烈掌声。胡强教授从人工智能的角度阐释了教师提升数字化素养新路径,为校长们打开了视野,提供了学习提升的新方法。
合肥市名校长、庐阳区新时代好校长、最美校长、名校长——戴鹏程校长从课程、课堂、管理三个方面为全体学员开展了专题讲座,戴校长结合四十二中学的各项工作实际,图文并茂,给我们作了精彩展示和深度解读,并和大家互动交流。就如何守教学质量的根——课程,戴校长指出,基础性课程要求实,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拓展型课程要求本,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条件;探究性课程要求新,为学生的未来发展铺设阶梯;德育课程要做亮,为学生精神成长打好底色。就如何强教学质量的核——课堂,戴校长认为,教师讲道德的课堂才是高效的,尊重生命活力的课堂才是高效的,掌握动静结合艺术的课堂才是高效的,“三主”合作协同的课堂才是高效的,有目标、方法、实践、练习、评价、反馈的课堂才是高效的。就如何握教学质量的技——管理,戴校长提出,要实施扎实、规范、科学的管理,引导教师肯干、苦干、会干加巧干。首先要统筹规划,用计划方案引导教学工作有的放矢;其次要抓德育,为教学工作保驾护航;再次要制度落实,规范管理,以是否落实作为评判工作的第一;还要抓智慧共享、资源共用,以研究实现弯道超越;要抓创新,激发个体教学能动性。
42 中树立“将常规管理做到极致就是不平凡”的观念,统筹规划,有的放矢。牢抓立德教育,为教学工作保驾护航,重视班级常规学校坚持让德育课程成为三大课程建设的主线,为学生精神成长打好底色。德育特色精品课程的打造,成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探究型课程三大课程门类的总思想引领和主线。在打造“国际化精品学校”的学校新目标的引领下,逐渐形成德育“一月一主题”、“一周一活动”,入校离校课程、成长的责任系列教育活动,励志远足游学实践、通往“最美”(最美少年、最美班级)的路上等系列德育特色精品课程。
通过各种表彰奖励,营造积极进取的氛围,振奋士气,让每个学生都能看到希望,激发梦想。在跟岗中,学员们参观了精美的校园,走进精彩的课堂。校长们感受到42 中百年精神化浸润引导教师的自觉行为:制度公平接地气,以制度规范学校管理;梳理打造“国际化精品学校”新目标,以目标激励师生进取之心,培养和宣传学校优秀教师团队典型,以榜样示范引领团队先行;用活待遇保障,满足教师工作生活需求;实施暖心工程,在校内积极营造舒心快乐的工作、生活、学习氛围,起到了凝教师心、激教师情、聚教师力的管理初衷。42 中精彩的课堂给听课校长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学生合作活动的高频度、合作形式的多样化、师生互动的真诚丰富、生生交流的积极踊跃、小组合作成果汇报时显示的“合作中的竞争”及“竞争中的共赢”,无不透露出学生在合作过程中的“个人责任”与“积极互动”意愿,无不折射合作活动作为一种学习常态在课堂中的有效落实。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奋蹄。每一场交流学习,都是为教育赋能;每一次成长收获,都是为了更好地前行。全体校长均表示,将跟岗所学与自己所在学校实际结合,不断地充实自己,丰富自己,力争在教育路上走得更好更远。
(组稿人:安徽省庐江实验中学 苏夏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