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堂理念下的7种新型教学模式

时间:2023-06-12阅读人数:185

基本信息

   马光贤

    号:ISBN 978-7-5166-6833-7

  社:新华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6

    本:16开

    张:12

    数:215

    价:46.00元

读者定位

中小学教师、中小学校长、教育干部、教育研究者

内容简介

    随着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实施阶段,创新课堂教学模式、转变教师教学方式、建设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新课堂成为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这种创新不是点滴和局部的创新,而是整个育人方式和培养模式的创新,需要建立真正以人为本、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新型育人方式和培养模式,这是新型教学的应有之义。

本书是根据以上理论基础编写的,包括七个专题,从核心素养培养的目标要求出发,从教学方式变革的需求起步,为老师们提供了七种新型教学模式,分别是:大单元学习、项目化学习、跨学科学习、大任务学习、情境式学习、问题式学习和探究式学习。这些新型教学模式,顺应了新时代基础教学变革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指向学科探究、学科活动、做中学、具身认知等等,把教学内容置于真实的情境、问题、任务、项目之中,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到知识的来源和背景,体验到知识的作用和价值,引导学生对知识产生兴趣和意义感,并发展学以致用的能力。本书从以教为主转向以学为主,探索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构建多样化学科育人方式是新型教学的核心要义,更是教学变革与时代同频共振建立新型教学的核心要义。

全书目录

模式一 大单元学习

大单元学习是以核心素养培养为目标,以整体联系为主要观点,依据课程理念、学科逻辑与内容结构,对学科知识进行整合、重组和开发,以大概念、大主题、大观念为中心,以大情境、大问题、大任务为引导,体现学习目标、评价任务、教学活动一体化的完整的结构化学习过程。

主题1 模式内涵

    一、背景与基础

    二、概念与内涵

主题2 教学设计

    一、内容统整

    二、目标研制

    三、评价设计

    四、活动设计

主题3 课堂实施

    一、学习目标展示

    二、呈现评价任务

    三、收集评价信息

    四、处理评价信息

    五、拓展延伸提升

    六、课后教学反思

主题4 关键环节

    一、课堂教学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

       二、教师要及时优化调整学习过程

    三、教学评价要关注促进学生的学习

主题5 经典案例

模式二 项目式学习

项目式学习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它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以任务为驱动,以小组协作的形式形成公开成果并进行展示,让学生在亲身实践的过程中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升探究的能力,在“做中学”的过程中达到核心素养的落地。这与传统的“满堂灌”、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大相径庭。

主题1 模式内涵

    一、研究背景

    二、概念内涵

主题2 项目设计

    一、项目选取

    二、目标设计

    三、以核心问题为驱动,设计问题链

    四、评价设计

主题3 项目实施

    一、立项及准备

    二、计划及实施

    三、成果及展示

    四、评价及反思

主题4 关键环节

    一、项目团队组建

    二、项目进程的把控

    三、项目评价的实施

主题5 经典案例

    一、项目目标的确立

    二、以核心问题为驱动,设计问题链

    三、项目任务的实施

    四、项目任务的评价

    五、项目任务的反思

模式三 跨主题学习

2022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及课程标准》指出,“要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经验、社会生活的联系”,提倡跨学科主题学习。跨学科主题学习打破了学科壁垒,较好地实现了书本知识与现实情境的融合,以整合探究、任务完成或解决问题为途径,主动应对情境的复杂要求,统整知识、技能和态度,最终形成并发展核心素养。

主题1 理念内涵

    一、提出的背景

    二、基本理念

    三、模式要点

主题2 教学设计

    一、选取学习主题

    二、制订学习目标

    三、评价活动设计

    四、进行活动设计

    五、作业设计

主题3 课堂实施

    一、课堂实施的一般过程

    二、课堂实施的PDCA”过程模式

主题4 关键环节

    一、明确跨学科主题,精选概念群

    二、围绕主题与大概念,形成问题链

    三、以素养为纲,确定学习目标

    四、聚焦目标层,设计任务簇

    五、贯穿实践过程,收集证据集

主题5 经典案例

    一、学习目标设计

    二、评价任务设计

    三、学习活动设计

    四、课后作业设计

    五、教学案例设计

模式四 大任务学习

任务学习是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运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学习的过程;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引导学生参与的学习实践活动。大任务学习指向学生的长程探究,彰显个性探究,外显思维过程,建构共性认识,让学生在学会的过程中会学。

主题1 理念内涵

    一、基本理念

    二、模式要点

    三、教学价值

主题2 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二、评价设计

    三、活动设计

    四、作业设计

主题3 课堂实施

    一、目标任务展示

    二、组织学习活动

    三、收集学生信息

    四、评价反馈学习

    五、拓展延伸提升

    六、课后教学反思

主题4 关键环节

    一、学生学习方式

    二、教师教学方式

    三、课堂教学评价

    四、学习目标达成

主题5 经典案例

    一、学习目标设计

    二、评价任务设计

    三、学习活动设计

    四、课后作业设计

    五、教学案例设计

模式五 情境式学习

情境式学习是一种以实现学生的学科素养为目标,利用各种材料,设计不同梯度的问题,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等形式创设不同情境,增强学生学习兴趣的学习方式。遵循“研读课标精准备课—创设情境—学生入情入境—总结反思” 的流程,构建“目标导引—任务驱动”的“教、学、评一致性”课堂,聚焦于培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主题1 基本理念

    一、背景

    二、主要理论基础

    三、概念与内涵

    四、模式要点

主题2 教学设计

    一、课堂导入

    二、学习目标

    三、评价设计

    四、活动设计

主题3 课堂实施

    一、学习目标展示

    二、呈现评价任务

    三、收集评价信息

    四、处理评价信息

    五、拓展延伸提升

    六、课后教学反思

主题4 关键环节

    一、情境设计

    二、先行组织者策略

    三、情境呈现

    四、学习研讨

    五、反思优化

    六、融会贯通

主题5 经典案例

    一、课程标准

    二、学习目标

    三、学习活动

模式六 问题式学习

问题式学习是一种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线索,并把这一线索始终贯穿整个学习过程,使学生在设问和释问的过程中萌生自主学习的动机和欲望,进而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并在实践中不断优化自主学习的方法。它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学习和教学方法,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提升学生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径。

主题1 模式内涵

    一、背景与基础

    二、概念与内涵

主题2 教学设计

    一、情境设计

    二、问题设计

    三、探究设计

主题3 课堂实施

    一、学习目标展示

    二、呈现评价任务

    三、收集评价信息

    四、处理评价信息

    五、拓展延伸提升

    六、课后教学反思

主题4 关键环节

    一、学生学习方式

    二、教师教学方式

    三、课堂教学评价

    四、学习目标达成

主题5 经典案例

    一、课标要求

    二、学习目标

    三、学习活动

模式七 探究性学习

探究性学习又称研究性学习,是一种科学的教学方式和课堂模式。其教学过程围绕科学性问题展开,重视收集事实证据,以“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为载体,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终身学习” 为理念,依照课程标准,以“增强学生学习的探究性、开放性、实践性” 为目标,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交流合作与反思。

主题1 理念内涵

    一、背景与基础

    二、概念与内涵

主题2 教学设计

    一、逆向设计须关注学情

    二、目标撰写须紧跟课标

    三、教学评价须多元对标

    四、活动设计嵌入教学评价

    五、作业设计体现分层整合

主题3 课堂实施

    一、探究目标展示

    二、评价体系呈现

    三、拓展延伸

    四、课后反思

主题4 关键环节

    一、目标设定要适切

    二、教学改进要过程

    三、教学评价要多元

    四、注意评价方式、形式的多元化

    五、注重最终学习目标的达成

主题5 经典案例

    一、学习目标

    二、学习活动

    三、评价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