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主 编:韩 丹
书 号:ISBN 978-7-5166-6833-7
出 版 社:新华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年6月
开 本:小16开
印 张:12
字 数:188千字
定 价:46.00元
读者定位
中小学教师、中小学校长、教育干部、教育研究者
内容简介
本书是在深入理解2022年4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基础上,就如何理解和落实修订后的课程标准提出的育人目标、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评价思想展开的论述,由综述和七个专题组成。综述从育人观的变化入手,介绍了新的课程标准下育人观发生的变化,七个专题则从新育人、新目标、新教学、新学习、新活动、新评价、新思考几个方面,详细介绍了在新课标体系下课堂教学等活动应有的新变化。
本书紧扣课程标准,立意于“真正的教育应该服务于学生的未来,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促进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落地,为面对新理念、新目标、新教学、新评价的挑战的一线教师提供一定的帮助。
全书目录
2022年4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 年版》正式出台。围绕着新的课程标准在理念和行动上的变化,专家学者们进行了深刻的解读。一线教育工作者由此深刻理解了新的课程标准在育人目标、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评价思想上的变化,进而获得行动的启示和指引。
相比于2011年版课程标准,新课标体现出迭代升级的特点。新的育人理念的提出,确立了新的教育观,是本次课标的最突出的变化。这一变化,从新的学生成长观、新的育人观和未来教育观三个方面表现出来,让教育真正指向成长中的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促进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的落地。
新的课程标准与时俱进,结合国际形势的变化,基于未来社会的发展,确定了新的育人目标——培养面向未来的时代新人,并明确提出这种新的育人观借助于“五育”展开,紧扣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立足生活实践,在学科融合中落实。
新课程标准提出培养“三有”时代新人的育人目标,要求教师立足核心素养,加强课程融合,注重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经验、社会生活的联系,强化学科内知识的整合,统筹设计综合课程和跨学科主题课程,以强化课程协同育人功能。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变革教学方式。
伴随着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新的育人目标和育人方式,关注学生的能力与兴趣变革的新学习成为本次修订的课程标准的重要内容。当课程标准的2. 0时代到来,基于新课标的要求,新学习要体现出怎样的特点,又将促使学生学习方式发生怎样的变化呢?
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变革育人方式,突出实践,强调要将课程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并倡导学生“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加强知行合一,学思结合。要促进这一育人方针落地,除了课堂教学中注意采用新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外,还要注意让学科融合在“双减”后的课后活动中落地,以促进育人目标的落实。
教育评价被誉为教育的“指挥棒”。这一“指挥棒”的科学运用,可以助力教育事业发展,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信心。《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 年版)》明确提出改进教育评价,要求强调素养导向,开展综合素质评价,创新评价的方式方法,以新评价的导向作用促进核心素养下的育人目标落地。
相对于2011年版课标,2022年版新课程标准提出了诸多新理念、新概念、新思想和新方法。一线教师要将走向专业成长之路作为新思考的重要内容,立足学科本位,提升专业优势,夯实专业基础,为专业发展赋能,同时要延伸不同专业学习,为专业发展提供动力,以促进新的育人目标的实现。
后 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