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教育的无限可能

时间:2023-01-19阅读人数:136

基本信息

   :邢    王立伟

    号:ISBN 978-7-5012-6602-9

  社:世界知识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1

    本:16开

    张:12

    数:188

    价:45.00元

读者定位

中小学教师、中小学校长、教育干部、教育研究者

内容简介

新课标、新理念需要新时代的新教育。把学生培养成既有扎实学识基础、又有独立思考能力,善于合作、有社会责任感、具备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能够创造美好未来的社会实践的主人。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被赋予了成功的潜能和无限发展的可能;每个人都应该而且可能做到最优秀、最卓越。这就是古人经常说的“人皆可成尧舜”。世无弃人,只有自弃之人;世无完人,每个人都应该努力接近完美。所以,教育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相信孩子与学生,相信他们每一个人都能够书写自己的精彩;就是要发现孩子与学生,发现他们的潜能与个性,让他们真正成为更好的自己。中国无数的学校、教师与家庭,用千千万万个个性成长、无限发展的孩子的故事,证明了教育的确可以创造无限的可能。正是基于“无限相信”的努力,一个又一个的教育奇迹诞生。教师的改变带来了学生的改变;教育的奇迹,正是诞生于教育者“无限相信”的信念与努力之中。所以,“教育创造无限的可能”是一个已经不需要论证的常识,将这个几乎已经被许多教育人遗忘的常识重新拾起,注入我们现在每一天的教育实践乃至教育细节中,或许是中国教育回归正轨的开始。

本书以一种新的视角来看待教育,在教育中既关注已知,也关注未知;以具有未来智慧的教育视角,促进教育“适合每个人”,创造教育的无限可能。

全书目录

专题一 优质的学校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摇篮

学校教育的真正意义在于把一个自然人转化为一个真正意义的社会人认识自然认识自我继承或改变思维习惯生产生活方式是人类不断进化的结果如此方能不断发展起来社会意义上的单独的生物个体学校教育只有以人类学为背景才有可能认真地研讨个体的教育意义

典范1 清华附小 成志教育为一所学校找到灵魂

典范2 北京十一学校 让学生站在舞台的中央

典范3 杭州长河高级中学 宏志班让学生实现更广阔的精神成长

典范4 潍坊广文中学 为每个人提供自主生长的土壤

典范5 衡水中学 以生为本做尊重的教育

典范6 寿光现代明德学校 为未来培根上好人生每节课

专题二 教师是创造教育无限可能的主体

对于国家和民族而言教育是必须延续且不可中断的事业一代一代的教育家贤师名师就像一座座山峰既是教育事业发展中一座座光辉的里程碑更是一块块帮助教育事业行至高远的奠基石

典范1 于漪 学生就是我的天下

典范2 霍懋征 用爱耕耘一生

典范3 张桂梅 用教育点亮山区女孩的人生梦想

典范4 陈立群 给贫困学子插上腾飞的翅膀

典范5 张玉滚 一根扁担挑起山里娃的未来

典范6 单美华 用知识和爱为留守儿童描绘梦想之美

专题三 家庭是创造教育奇迹的沃土

家庭教育是指一个人在家庭这个特殊社会结构中所受的教育一般指一个人从出生到自己组成家庭之前所受到的来自家庭各方面的影响包括有意识的知识传授道德教育和有意识的庭生活氛围的陶冶家庭教育是大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基础家庭教育是终身教育它开始于孩子出生之日甚至可上溯到胎儿期婴幼儿时期的家庭教育是人之初的教育在人的一生中起着奠基作用

典范1 “最牛老爸梁启超 一门三院士满庭皆才俊

典范2 王淑贞的“教子经 一手培养了十三位博士的单亲母亲

典范3 天才少女谷爱凌的成长经历 尊重、鼓励、以身作则

典范4 “国民才女武亦姝 被诗词富养大的孩子到底有多厉害

典范5 苏洵的教育锦囊 最高级的教育是和孩子一起成长

专题四 科学的自我教育是凌空翱翔的翅膀

在人的成长过程中环境因素的影响一般呈递减趋势而主体因素的作用则日趋重要认识自己选择一个富有意义又现实可行的人生目标相信自己全身心地向着目标迈进只有你自己才是命运的主宰者

典范1 “听力过人的江梦南 从无声世界里突围成就奋斗的人生

典范2 “中国男孩洪战辉 逆天改命全中国没有人能赢过他

典范3 “外卖诗词冠军雷海为 你在读书上花的任何时间都会在某一个时刻给你回报

典范4 “轮椅女孩徐瑞阳 头脑里装着独一无二的灵魂

典范5 灵魂丰盈的杨绛 丰富自己胜过取悦别人

典范6 斯蒂芬·霍金的故事 不一样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