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中小学生欺凌实施指导

时间:2023-06-28阅读人数:167

基本信息

   者:彭兴顺

    号:ISBN 978-7-5309-8991-3

  社:天津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6

    本:16开

    张:15

    数:250

    价:48.00元

读者定位

中小学教师、中小学校长、教育干部、教育研究者

内容简介

校园,是传播知识的窗口,是书香弥漫的净土,是承载着少年儿童青春与奋斗的地方。但是,学生欺凌的出现使校园不再是一片净土。近年来,关于学生欺凌事件频频见诸网络,由学生欺凌引发的悲剧时有发生,给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了巨大的伤害,对学生个人、学校、社会甚至国家未来造成巨大影响。

鉴于学生欺凌是近年来中央关心、社会关注、群众关切的教育领域热点难点问题,教育部等十一部门印发《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方案》在开篇指出: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是中小学校安全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事关亿万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事关千家万户的幸福和社会和谐稳定,事关中华民族的未来和伟大复兴。

在校园生活中,究竟什么样的行为可以定义为学生欺凌?怎样做才能及时准确地发现学生欺凌事件?如何有效地预防学生欺凌事件的发生?学生欺凌事件发生后如何正确处置才能最大限度减少对学生的伤害和对社会的影响?学校如何从制度层面进行科学规划和管理?针对这些热点难点问题,我们邀请相关专家和教师拍摄、编写了这套教学资源,对学生欺凌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解读、分析并给出具体解决办法。希望本套教学资源能给学生提供庇护和温暖,给教师提供科学和有效的教育策略,给学校提供制度的保障和法律的武器。

全书目录

第一章 学生欺凌的基础认知

第一节 学生欺凌的界定 

  一、学生欺凌的定义 

  二、学生欺凌的认定 

  三、学生欺凌与其他行为的区别 

第二节 学生欺凌的危害 

  一、产生攻击、退缩或顺从等反应行为 

  二、影响学生学习成绩 

  三、可能诱发严重的生理和心理健康问题 

  四、诱发青少年的自杀行为 

  五、学生欺凌经历的负面伤害会持续至成年 

  六、对社会安定造成不利影响 

第三节 学生欺凌的角色 

  一、欺凌者 

  二、被欺凌者 

  三、围观者 

第四节 学生欺凌的类型 

  一、身体欺凌 

二、言语欺凌 

三、财物欺凌 

  四、社交欺凌 

  五、网络欺凌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治理现代化课题组关于学生欺凌的调查  

  一、学生欺凌现状如何 

  二、破解学生欺凌面临的四大困境 

  三、欺凌治理的四字要诀 

第二章 学生欺凌行为的预防

第一节 成立防治校园学生欺凌工作领导小组 

  一、领导小组的人员构成 

  二、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能 

第二节 建立健全防治学生欺凌相关制度 

  一、基本职责制度 

  二、处置流程制度 

  三、责任追究制度 

第三节 开展防治学生欺凌专项培训 

  一、教师培训 

  二、家长培训 

  三、学生培训 

第四节 筛查班级中隐藏的学生欺凌因素 

  一、关注潜在的欺凌行为危险因素 

  二、关注学生的行为 

三、关注班级中的“小团体” 

  如何预防学生欺凌 

  一、校园“小霸王”是如何出现的 

  二、解决学生欺凌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三章 学生欺凌行为的应对

第一节 学生欺凌的归因分析 

  一、个体因素 

  二、家庭因素 

  三、学校因素 

  四、社会因素 

  五、综合因素 

第二节 学生被欺凌的线索表现 

  一、心绪不宁 

  二、出勤反常 

  三、频繁提出增加零用钱 

  四、身体异样或有外伤痕迹 

  五、跟教师说话欲言又止 

  六、首次报告后无后续信息 

  七、携带管制刀具或违禁物品 

八、通过家庭表现印证 

第三节 寻求欺凌者家长配合

  一、还原学生欺凌事件的真相 

  二、了解家庭背景,提高家长认知 

  三、召集双方协商,妥善处理事件 

  四、进行深度合作,防止事件反弹 

第四节 对欺凌者进行必要的教育惩戒及帮扶 

  一、一般惩戒 

  二、较重惩戒 

  三、严重惩戒 

  四、司法介入 

  五、惩戒后的帮扶辅导 

第五节 对被欺凌者进行必要的安抚 

  一、对遭受一般欺凌的学生给予心理疏导 

  二、对遭受严重欺凌的学生进行专业辅导 

  三、对遭受网络欺凌的学生辅以技术支持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节选) 

第四章 学生欺凌事件当事人的心理辅导

第一节 学生欺凌事件当事人的行为与性格特征 

  一、被欺凌者的行为及性格特征 

  二、欺凌者的行为及性格特征 

  三、围观者的行为及性格特征 

第二节 学生欺凌事件对当事人心理的影响 

  一、对受欺凌者当下的心理影响 

  二、对受欺凌者长大后心理影响 

  三、学生欺凌事件对欺凌者的心理影响 

  四、学生欺凌事件对围观者的心理影响 

第三节 对被欺凌者的心理辅导 

  一、个体心理辅导:心理热线 

  二、个体心理辅导:面谈咨询 

  三、个体心理辅导:绘画治疗 

  四、个体心理辅导:沙盘治疗 

  五、团体心理辅导:反学生欺凌互动训练小组 

  六、团体心理辅导:园艺活动小组 

第四节 对欺凌者的心理辅导 

  一、立即管教,干预欺凌 

  二、创造“做好事”的机会 

  三、教授交友技巧 

第五节 对围观者的心理辅导 

  一、没有无辜的旁观者 

  二、朝着正确方向前行 

三、拥有做好事的意愿   

四、分享、关怀、帮助和服务 

  五、告诉成年人 

  六、承诺 

第六节 学校预防学生欺凌事件的心理教育措施 

  一、转变学校管理观念 

  二、配备专业心理辅导老师 

  三、建立有效的心理评估系统 

  四、对学校老师进行心理危机干预普及 

  五、开设学生心理辅导课程 

  六、加强家校联系与合作 

  对被欺凌者的干预 

  一、被欺凌者自身的应对策略 

二、教师帮助被欺凌者 

  三、父母帮助被欺凌者 

  四、同伴帮助被欺凌者 

第五章 防治学生欺凌机制建设

第一节 责任机制建设 

  一、不同责任主体及其分工 

  二、学校防治学生欺凌工作具体职责 

第二节 预防机制建设 

  一、学校管理层面 

  二、社会管理层面 

  三、家庭层面 

第三节 追责机制建设 

  一、追责依据 

  二、追责对象 

  三、追责范畴及情形 

  四、处理结果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防范中小学生欺凌专项治理行动工作方案》的通知 

  一、工作目标 

  二、工作任务 

  三、组织实施 

  四、工作要求 

参考文献 

后 记